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0724凱米颱風產業災後協處措施專區
0403強震產業災後協處措施專區
疫後點圖到專區
政府計畫補助資源專區
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網站
:::

協同商務電子報-2009年第9期

發布日期:
字型大小:
  • 發布單位:經濟部
  • 更新日期:101/07/12
  • 點閱次數:217
協同商務電子報-2009年第9期
協同商務電子報(標題背景圖) 協同商務電子報 2009年 No.09(標示圖) 協同商務電子報(標題背景圖)
協同商務電子報(標題背景圖) 主題:協同設計國內應用現況-以LCD電子業為例 | 作者:廖旭騰 財團法人中衛展中心專案經理(標示圖)


企業在來自世界性的競爭、愈來愈複雜的市場變化與客戶需求、愈來愈短的產品生命週期,以及潛在替代產品進入市場威脅等環境因素影響下,企業經營成敗、競爭力是否提昇、產品是否能不斷的推陳出新,必須取決於企業對顧客需求及市場變化趨勢的快速反應,並依靠團隊合作來快速推出產品,滿足市場及顧客需求。此外,在國際化趨勢、網際網路興起及客戶需求滿足之種種壓力下,如何在全球運籌營運下以更快速,更低成本,及更創新的經營模式和客戶作深入的協同商務正是我國廠商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國內產業協同設計之需求


目前我國企業營運型態大多以原廠授權委託製造(OEM)/原廠授權委託設計(ODM)為主。但觀察歐美各國的企業集團歷史發展軌跡,1990年代後期美國經濟之所以迅速重振,得利於國際品牌廠商體認到電子商務潮流而快速轉型為電子化企業,其不僅有效節省成本,更能有效進行產業上下游整合,提昇企業總體競爭力。然而去年以來,全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金融風暴侵襲,無論是高科技產業或者是傳統製造服務產業幾乎都面臨巨大的經營危機,甚至造成世界各國的經濟嚴重衝擊;而在既有的全球化競爭激烈環境下,各企業的全球運籌供應鏈與客戶服務鏈體系運作,為了保有企業競爭力,紛紛擬定出快速上市(Time to market)、降低成本(Cost down)與維持品質的營運策略,以生產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為目標,因而各企業逐漸走向以全球化、跨地區、多人參與產品設計與開發之協同設計以及跨廠區製造、組裝之產業型態,以因應生產環境的快速轉變。

企業對於設計鏈體系之新產品協同設計雖有上述的需求動機,但分析台灣的企業上下游體系夥伴推動協同設計之主要的力量來源為客戶壓力源、企業自我提升能量與國家政策推動力量等三方面,說明如下:

(一)客戶壓力源:

過去國際品牌廠商掌握價值鏈之兩端最高價值,即產品研發與市場通路。但是在歷經近幾年全球不景氣,許多國際品牌大廠亟思降低產品成本,逐漸採取企業虛擬整合的方式委外代工(Outsourcing),以降低成本,並運用多樣少量化的產品與服務行銷全球。由於產品研發成本佔整體營運成本比例甚高,部份國際大廠逐將研發能量釋出,尋求代工廠商中具研發能量體系合作。在此環境下,我國廠商有機會從過去OEM,轉型為ODM或協同設計與製造 (Collaborative Design Manufacturing, CDM)等附加價值較高之營運型態。在此產業環境需求下,如何在ODM/CDM營運模式中透過研發協同以建立更高效益同步互動之設計鏈,是企業能更經濟、更快速的開發出創新產品的有效途徑。此外,亦可加深國際大廠對我國供應體系廠商的依存度,強力競爭優勢。

(二)企業自我提升能量:

綜觀企業集團與上下游體系設計鏈或供應鏈廠商之協同設計互動,總是常發生專案團隊人員溝通不良、設計開發圖檔文件版本傳遞錯誤、訊息交換不夠即時、研發與生產資訊無法同步整合…等組織面、流程面或資訊面的問題,故而造成新產品研發各作業環節時程難以有效縮短、設計變更頻繁、研發成本不易降低等,也就難以提高營運績效來達成企業營運的目標與使命了。茲根據企業在全球各地營運、研發及製造廠區的多點協同設計實務運作中,分析其體系在組織管理面、作業流程面與資訊整合面等三項構面之問題與需求解決方案歸納如表1所示:

《表1 企業內外研發問題及需求解決方案》

問題類別

產品開發作業問題

需求解決方案

企業內

組織
管理面

功能性組織架構,易造成各部門本位主義。

建立跨機能的專案式彈性組織,以摒棄傳統的責任區分觀念,採取目標導向之管理機制。

作業
流程面
採取順序性的設計程序,影響上下游設計資訊傳遞與溝通。 採取「同步工程」之設計程序規劃,以改善溝通障礙及互動不良之現象。

資訊
整合面

研發設計資訊與產銷資訊未能連結,無法產生競爭優勢。

建立整合性設計資訊供應鏈及客戶端、供應商之協同設計鏈。

企業間

組織
管理面

未建立同步研製中心,統籌管理客戶或廠商間之研發製造作業。

成立同步研製中心,以統籌管理企業間研發組織之協調工作。

作業
流程面

採取順序性的設計程序,影響上下游設計資訊傳遞與溝通。

採取「同步工程」之設計程序規劃,以改善溝通障礙及互動不良之現象。

資訊
整合面

研發設計資訊無法即時與客戶或廠商間達成資訊透通或資料交換,因而常造成延誤產品開發重要時機。

制定電子化協同機制,確實做到即時的設計資訊互動、圖檔文件資料交換與訊息傳遞。


(三)國家政策推動力量:


面對各國政府積極擘建e化之商業交易及合作環境,行政院經濟部積極推動企業間電子商務應用計畫,以資訊業作為推動之標竿產業,期藉由推動過程解決相關問題,並建立推動模式,進而擴展至各重點行業。另外,經濟部也特別針對資訊電子及半導體產業之電子化體系,推動金流、物流及研發設計協同作業電子化計畫。政府在協同設計之推動計畫,主要是擴散台灣各產業的協同設計能見度及深度,以及提升了企業國際化接單的能力。政府的推動力量就像是四兩撥千金的槓桿,這個槓桿的確驅動台灣企業朝高附加價值製造及服務中心邁進,奠定台灣成為世界級設計中心的基礎,在世界產品研發舞台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政府推動協同設計計畫之核心工作主軸主要有三種:(1)以典範學習帶動企業營運模式創新;(2)以專案補助加速深化我國電子化協同設計資訊應用;(3)以需求面帶動供給面技術及市場成長。 有關在協同設計計畫中,國際大廠、國內一級中心廠、一階供應商及二階供應商多有參與,協同設計體系架構完整,在價值研發鏈之廣度及內容實施之深度很有著墨,其協助企業與國際客戶建立早期投入參與設計之營運模式,藉由市場導向之協同設計平台,重塑體系成員之夥伴關係。


二、LCD電子業成功案例

我國產業在2002至2007年期間為配合國際客戶之要求、產業環境之驅動及政府協同設計計畫之大力推動協同設計,呈現熱烈投入的應用風潮,包括了資訊電子業、IT週邊及零組件、工業電腦、光電產業、散熱零組件、紡織業、機械及電機業、高爾夫球產業、工業設計、車輛業、通訊業、模具業及其他等。為能瞭解協同設計推動過程及成效,以下將說明國內電子產業的協同設計推動成功案例:

(一)公司背景與核心優勢

A公司係於民國83年所創立的顯示器設計製造商,主要以專注、創新研發的精神,帶領顯示器產業中頂尖、傑出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研發一流的高階顯示器產品。2008年營收超過台幣600億元,2009年更將目標營收設定台幣800億元。其產品在各大電腦雜誌常評選為最佳產品、採購最佳選擇,以及近年來屢屢在設計大展中獲獎,更顯示研發與創新能力。同時兼顧品質要求及顧客的品牌形象,創作、製造出最先進一流的產品也是該公司一貫的經營方針。台灣與日本、韓國分列為TFT產品前三大輸出國之一,A公司更在液晶顯示器的製造領域名列前茅。對品質引以為傲、對產品深具信心、對合作夥伴全力支持正是該公司堅定的信念。因此其客戶來源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引領科技的顯示器供應商。

從民國89年上市至今,該公司已經有超過3,000名員工,2009年資本額超過1.94億美金;至2008年止產能為375萬台,2009年預估所有產能可達600萬台。平面顯示器為未來生活環境的必需品。A公司身為產業的領導先驅,堅持維持企業的核心優勢:有創意的新產品、優秀的研發技術團隊,以及值得信賴的品質,不僅可以順應科技潮流、更常引導市場更大的需求,努力提供高階客層及高標準顯示器產業最創新、獨特的產品。

在市場定位方面,A公司位在整個監視器產業中游,主要業務項目為針對不同種類的顯示器、電腦週邊設備等外觀加以設計製造,並將主要配件裝配加工成型,銷售量產至市場。

(二)推動過程-以協同設計流程平台,開創研發管理新境界

A公司為因應市場競爭的嚴峻,產業薄利化的日益明顯;而產品生命週期明顯縮短,有效掌控Time-to-market時程,成為客戶在市場上相競爭食的重要考量;為此,身為國際客戶夥伴、專職OEM/ODM的A公司,壓縮產品研發及生產時程,實踐Early Involvement,是不得不然,也是一種趨勢;而原有的產品單一研發模式也不得不向上下游協同研發模式來演進;甚至商業模式也漸漸從OEM為主轉換為以ODM為主;這些變化非一夕之間所發生的,但若稍有遲疑而無法因應,就有可能被這股趨勢巨濤吞噬殆盡。

經過兩年的努力,A公司協同設計計畫終於完成,而協同研發設計觀念不但深植公司各階層,改變了公司與往來客戶及協力廠商之間的行為模式,進而推展至公司的往來客戶及協力廠商。A公司不但成功地轉型了商業模式,讓下游供應商一同成長,以A公司為首的顯示器產業供應鏈隱然形成,更加深化了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初願。

(三)協同設計提升公司新產品研發競爭力

A公司導入協同設計電子化專案,架構全球產品支援中心,進行研發策略規劃、企業流程改造及產品研發管理系統建置,協助全球國際品牌客戶/通路商、研發中心與供應鏈體系廠商三方透過Internet網路連線至產品協同設計管理平台,執行各地多方協同研發模式運作機制,發揮了Early Involvement及縮短Time-to-Market之計畫目標,更進而提高產業競爭力;不但完成了協同平台的設置,以及建立起與供應商及客戶間協同機制,還一併改善了整個研發相關的流程,並且增加了公司的國際競爭力,不僅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掌握世界產品的設計潮流,更帶著公司最親近的供應商伙伴們一起向上提升,促進國內產業的進步,讓台灣的LCD產業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優勢。

A公司的協同設計專案之執行成果包括量化與非量化指標說明如下:

1.量化指標
(1)縮短新產品研發時間:
在執行協同設計專案前,A公司新產品開發的時程約為120天,由於使用了協同的工具增進溝通的品質、標準零件庫縮短了零件搜尋的時間,因此新產品開發的時程已經縮短為76天,改善的幅度將近40%。
(2)降低工程變更件數:
工程變更的發生原因可以歸類為以下的七類:客戶需求、改善品質、作業改善、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功能、增加第二料源/替代料/代用料、工程料表錯誤等。可以看出工程變更數目與產品開發的數目必然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因此在此項指標中,我們以工程數目與產品開發數目的比例來當作指標值,工程變更數目與產品開發數目的比例是持續下降,主要當然要歸功於問題追蹤系統及標準零件庫的使用,讓已經克服過的問題不會一再地發生。

2.非量化指標

(1)客戶端:
藉由協同供應鏈體系研發及服務之加值,快速反應客戶需求,降低體系研發成本,提升產業長期競爭力,展現新一代網際網路OEM/ODM研發協同模式,成為國際標竿之典範。
(2)供應商端:
提升企業電子化規模及管理系統之引進,以加強與供應商關係之互動,並帶動產業機構設計協同作業供應鏈體系。
(3)研發中心:
運用資訊科技建立競爭者進入障礙及客戶轉換成本,提升客戶服務、創造企業長期競爭力,並帶動跨國、跨時區資訊應用之協同設計鏈體系。


三、創造產業多贏格局

綜觀上述所言,無論是高科技產業或傳統產業對於設計鏈體系之新產品協同設計的確有迫切需求動機,而國內企業在多年來政府的大力協助推動計畫與客戶壓力源之下,也已建構出各產業特有的商務合作模式改變與創新,體系上下游的垂直式協同合作功能也更加深化於新產品創造機制與協同生命週期管理平台的應用整合,以全球產業的電子化協同應用領域而言,也已算是達到世界級應用水準。茲歸納我國協同設計產業應用績效,將可提升以下三大競爭優勢:

(一)提升客戶端協同設計優勢

藉由協同供應鏈體系研發及服務之加值,快速反應客戶需求,降低體系研發成本,提升產業長期競爭力,展現新一代網際網路OEM/ODM研發協同模式,成為國際標竿之典範。此外,也整合國際大客戶研發、製造系統與資訊同步化,使得國外客戶可在任一時地透過INTERNET Review專案進度,參與專案簽核,了解專案Issues,達成專案的透通度,以充分展現企業研發中心e化能力。

(二)提升供應商端協同設計能量

協助廠商將人工流程經由PDM系統運作,轉為電子化工作流程。廠商將工作流程中所填寫之表單,以及所產出之產品相關資料,經由PDM系統之運作轉為電子化文件資訊,便於廠商內部之儲存、管理、分享,亦便於以網路之方式與合作夥伴進行溝通與分享。以及協助廠商完整地保留並記錄文件生命週期中之每項變化,並集中控管產品相關資料,以提供不同之使用者依不同權限運用之,實現企業產品知識管理與分享。以提升企業電子化規模及管理系統之引進,以加強與供應商關係之互動,並帶動產業機構設計協同作業供應鏈體系。

(三)提升企業研發中心產業競爭力

公司管理階層及研發主管可掌握所有未啟動或進行中的專案進度,資源負荷資訊,以利安排最佳的經營策略。PM隨時掌握專案最新狀況、專案進度稽催、文件交付狀況或執行資源負荷查詢與專案參數調整作業。並可將研發專案問題分享給相關人員知會或要求處理,PM或客戶也都能全程掌握問題之始末,達成專案問題之透明管理。研發中心也可將各項研發問題經驗累積,形成一寶貴的研發知識庫,以作為衍生機種研發之重要參考知識來源。總之,企業研發中心運用資訊科技建立競爭者進入障礙及客戶轉換成本,以提升客戶服務、創造企業長期競爭力,並帶動跨國、跨時區資訊應用之協同設計鏈體系。

協同商務電子報(頁尾背景圖)
發行人:蘇錦夥|編輯委員:陳耀魁、周育樂|文字編輯:游志華|網站編輯:胡政美(標示圖)
本網站由經濟部工業局「推動跨體系協同商務管理計畫」專案委辦|(C) 2009 MOEAIDB & CSD|訂閱/取消(標示圖)
回頁首